夕阳下的奔跑 发布的文章

1月20日起,由郭京飞、王千源、赵今麦主演,改编自陈枰同名小说的爱奇艺新剧《漂白》陷入“抄袭”风波。

前《南方都市报》深度调查记者王猛连发两篇文章声讨《漂白》,直斥该剧“抄袭”了其2012年发表在南方都市报的同名深度调查报道,“把事实全部给搬过去了,甚至连标题都不改一下”。原调查报道梳理的是1998-2004年,以罪犯杨树彬为首的哈尔滨三男一女团伙流窜多地杀人碎尸10人后买通河南和山西等地相关人员,改名改年龄“漂白”身份的全过程,公安部2011年发起“清网行动”成功将四名逃犯缉拿归案。

据王猛自述,该报道当年的“独家性”很强,其他媒体调查得没有这么深,“《漂白》这个标题出自南方都市报原深度部编辑吴倩。虽只有两个字,但非常精辟。”

另一边,《漂白》编剧兼监制、国家一级编剧陈枰20日深夜发文回应称,她受邀创作剧本时走访多地、补充了大量人物细节资料,并称“身份漂白”一词是她采访中听到的,是“警界惯用术语”,也是“公有领域词汇”。

这一说法遭到王猛驳斥,双方21日展开了新一轮“舌战”。

王猛放出了陈枰2022年出版的小说《漂白》和其2012年发表的深度报道行文“高度相似”的多处段落,再指陈枰明目张胆“抄袭”。陈枰21日的回击则值得玩味,她未回应是否看过王猛的深度报道,只愿意讨论此事在法律上是否构成侵权,称王猛提到的所谓“抄袭事实”均属于“公有领域内容或有限表达,不受《著作权法》保护”,“在法律上不构成抄袭事实”。

截至发稿前,爱奇艺剧集《漂白》官方社交账号暂未回应此事。

这一持续发酵的风波,让影视行业著作权纠纷再次进入公众视野,从去年11月编剧王雨铭和杨涵宣布其起诉网剧《隐秘的角落》出品方未给他们编剧署名一案历经四年终胜诉,到前段时间电影《好东西》因“创意撞车”被碰瓷“抄袭”后另一导演滕丛丛帮忙澄清,编剧和剧方的纠纷一次次冲上热搜。在信息发达的“知识开放”时代,剧本侵犯著作权判定标准、编剧署名权,以及基于采访的调查类报道著作权如何判定引发我们的思考。

陈枰曾编剧《激情燃烧的岁月》《推拿》《北辙南辕》,“并非第一次陷抄袭争议”

王猛在“声讨”文中称,爱奇艺新剧《漂白》1月17日开播后,很多人发消息提醒他,说跟他当年做的报道“特别特别像”,他看了剧情简介和前几集后,认为该剧剧名和剧情都“漂白”了他的深度调查报道,“该案横跨十来年和近十个省份,牵涉人物众多,初稿我写了近6万字,最终成稿1.5万字,耗时一个月”。

王猛称,剧集《漂白》的创作团队事先没有联系他和南方都市报,在宣发材料中,也没有标示原作出处。他20日接受凤凰网科技采访时表示:“对内容创作来说,尊重是最起码的……媒体本来就已经凋敝了,这种深度调查报道已经没有多少人去做了,好不容易做点东西,这样的心血别人就轻而易举地给剽窃了,连招呼都不打一声,特别地愤慨。”

他还告诉凤凰网科技,1月20日,爱奇艺《漂白》制片人马好向其致电表达了平息风波的愿望,“说这是他们爱奇艺的热播剧,意思是,手下留情,轻拍一下,说我有什么诉求可以跟他们说。”

对此,1月20日深夜,《漂白》编剧兼监制陈枰在社交平台发文回应称,2016年,一名电影制片人邀请其作为编剧创作一部以“杨树彬团伙911杀人碎尸案”为原型的电影剧本,在充分了解整个案情后,她决定将此故事改编为小说。2022年3月,小说《漂白》出版,其后她将小说改编为剧本,2023年底,将剧本著作权转让给制片公司。陈枰未提到她了解案情的过程中是否读过王猛的同名深度报道。

陈枰坚称,“身份漂白”一词是“警界惯用术语”,并强调该词是“公有领域词汇”,她在采访案件主办人员时第一次听到警方用“身份漂白”来形容逃犯洗白身份、逃脱追捕的行为,所以从写小说开始她就将“身份漂白”作为核心创作概念之一,“对所有原型的采访、案头工作我都有留存证据和证明”。

此外,陈枰称,剧集中依靠自救逃脱魔爪的女高中生甄珍(赵今麦 饰)从受害者变成警察的“故事主线”是她原创的,自己更支持双方诉诸法律。

“故事主线”这个词很关键,曾经吃过官司的陈枰知道故事基本内容原创的重要性。

2001年,陈枰编剧、改编自石钟山中篇小说《父亲进城》的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孙海英、吕丽萍主演)就曾陷入过“抄袭”争议,被指“97处抄袭邓一光小说《我是太阳》”,该案2004年终审判决《激情燃烧的岁月》未侵权,法院审理查明“二者虽然有相似之处,但这是由于两部作品题材相同造成的,这些内容不属于著作权法所保护的具有独创性的表达或表达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法院终审认定《激情燃烧的岁月》使用了《我是太阳》的部分内容,但认为,判断被控侵权作品是否构成对原有作品改编权的侵犯,应当取决于其是否使用了原作品的基本内容,而本案中涉及的相同或相似内容,不能构成《我是太阳》的基本内容,因而《激情燃烧的岁月》不构成对《我是太阳》的改编,亦不构成对摄制权的侵犯。

2013年,陈枰担任编剧、改编自毕飞宇获茅盾文学奖作品《推拿》的同名电视剧开播,她同年在未经毕飞宇同意的情况下在西苑出版社出版了改编剧本。2014年9月,法院判定陈枰、西苑出版社侵害了毕飞宇《推拿》一书的改编权,应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陈枰、西苑出版社赔偿毕飞宇损失14万元,赔偿人民文学出版社8万元及合理费用5千元。

陈枰编剧作品最近一次陷入抄袭争议是冯小刚导演的《北辕南辙》。2021年8月,知名公众号作者“格十三”发文《想问问冯小刚:“北辙南辕”干的这种事您知道吗?》,称该剧台词和陈枰2021年7月出版的《北辙南辕》小说中的多处文字,与自己早前发布的公众号内容和2019年12月出版的书籍《了不起的中年妇女》内容雷同,涉嫌抄袭。

“格十三”彼时愤慨表示:“也许有人还想说‘字数又不多,大方点呗’。那再给你普及一个知识点:字不在多少,在价值……对于文字工作者来说,大多数时候,一个字背后是成千上万的脑细胞,是彻夜的冥思苦想……要是每一个文字创作者的作品,都可以如此被随意抓取使用,未经许可,不用知会,视我们为空气,那我就想问问,踩在我们肩膀上看风景的‘大编剧’,您不怕脚滑吗……再问问剧方,就算不爱惜自己的羽毛,就算不把我当回事,也不能把那么多观众和粉丝当傻子是吧?这都2021年喽喂!”当时,陈枰以“闭关写作,免打扰”为由拒绝直接回应此事。

2025年了,类似的争议还在上演。

互联网上有关《漂白》“抄袭”还是“巧合”的争论,主要围绕“漂白”这个词是否属于“警界惯用术语”、王猛调查报道中的案情细节是否具有“独家性”展开。

《漂白》第一集中,犯罪团伙在楼上碎尸导致楼下下水道堵了,警察(郭京飞 饰)与眼看东窗事发急忙逃窜的罪犯(王千源 饰)在楼道里擦肩而过,王猛的调查报道《漂白》中记录了类似细节。他接受凤凰网科技采访时称,这个细节是他2012年专门跑到吉林市采访当年负责此案的刑警大队队长才得知的。

爱奇艺《漂白》剧照

王猛在南方都市报发表的报道《漂白》原文节选

陈枰则在声明中称,2016年,她为了解案情走访多地,对案件主办人员哈尔滨市公安局副局长许建国和原吉林省刑警大队队长袁韧进行了详尽的采访,暗示很多细节是她采访获得的“一手资料”。

王猛在第二篇讨伐爱奇艺《漂白》制作方的文章中,搬出了陈枰2022年出版的小说《漂白》与自己2012年发表的深度报道《漂白》行文相似的段落,包括“警方材料中没有的‘独家’采访内容”和“连错误也抄走的段落”,称“正是全书精华的第四和第五两部分,大段大段抄袭南方都市报的报道,也就是圈内所谓的‘洗稿’,更令人发指的是,一些表述甚至一模一样”。

王猛主张的“相似”段落

王猛还称:“陈枰自称曾到哈尔滨采访过办案人员以及杨树彬的弟弟,那么专案组和杨树彬弟弟不知道的细节,她又从哪获知? 为何这么巧和南方都市报的报道雷同,甚至一些语句完全一样。”

对于陈枰主张“漂白”是“警界惯用术语”一事,王猛更是嗤之以鼻,“2010年代初,社会上曝出诸多冒名顶替上学和工作的新闻,为何全国成千上万家媒体和记者没用‘漂白’作为标题?常用汉字就这些,听起来都是大白话,但如有珠玉在前,并且公开发表,就不能抄袭。”

陈枰同日再次发文回击,继续强调“漂白”属于“公有领域概念”,并非作者独创,并称王猛主张的“几处大致雷同的词语”在数量上占比不到小说《漂白》字数的1%,指责王猛的言论“均属于没有法律知识的臆想,无法律依据”。

影视行业剧本成侵权“重灾区”?

近年来,网络小说和改编剧本涉嫌抄袭的事件多次成为热议话题,对比行文相似度的调色盘举证层出不穷。

此前,作者庄羽起诉郭敬明作品《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圈里圈外》并最终胜诉,2020年底收到了郭敬明迟来15年的道歉;琼瑶2014年起诉于正编剧的《宫锁连城》多处剧情抄袭《梅花烙》后胜诉,于正直到2020年底才发文向琼瑶道歉;2024年6月28日,作者祖占发文宣布其起诉作者玖月晞作品《小南风》侵犯其创作的《越过时间拥抱你》著作权一案胜诉,玖月晞同日表示将提起上诉;法院2019年判定作家秦简(真名周静)《锦绣未央》侵犯沈文文小说《身历六帝宠不衰》的著作权……

一些影视大IP也曾陷入“抄袭”风波,电视剧《花千骨》原著《仙侠奇缘之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原著、流潋紫的《后宫甄嬛传》和《后宫如懿传》都陷入过类似争议。

著作权纠纷中,除了抄袭争议,编剧的署名问题也牵出影视行业的创作生态。

第2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中国电视剧单元评委、《县委大院》编剧王小枪去年6月告诉观察者网等媒体,提到编剧话语权好像在开“诉苦大会”,但是行业的现状无法忽视,“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这几天很多平台公布了片单,剧集海报上大多看不到编剧名字”,“就是没有想起来,就是忽略了”。

此类纠纷也出现在更广泛的文字行业,有关基于采访的深度调查类报道著作权就引发过热议。

2024年11月4日,《人物》杂志发布声明,称其2020年9月发表的爆款文章《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是作者赖祐萱和编辑张跃历经16个月独立操作的原创报道,并非基于对某个学者的采访。《人物》称,受访谈学者孙萍(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系主任)多次以《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原作者”“原始研究者”的身份出席讲座、公开活动,在《人物》与其正式沟通后,在其参与的媒体采访、出版物推荐语中,又多次出现“《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一文是‘基于孙萍的研究结论’‘基于孙萍的田野研究’”等不实观点。

孙萍则发文回应称,她本人从来没有在任何场合、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说过《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这篇文章是她写的。

1月20日,在接受凤凰网科技采访时,被问及影视圈“不尊重调查类报道版权”的现象,深度报道《漂白》作者王猛称:“只是内地做得很差劲,港台就不一样,陈可辛当年拍的拐卖儿童题材作品《亲爱的》,当时南方都市报等广东媒体都报道过,陈可辛团队拍摄之前跟媒体都联系过,电影的片头还把合作媒体进行了展示,他们的版权与法律意识很强。”

其实,是否侵犯著作权在法律上有明确的界定,不是谁主张谁有理,因“创意撞车”产生的“抄袭乌龙”案例也出现过,还要看法院审理判定;而在法律和职业道德的模糊界限内是否对得起“原创”二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不知不觉间,《国色芳华》已经迎来了大结局。

作为一部近几年以来最用心的一部古装剧,突然大结局了,观众们还着实有些不舍得。

这也意味着与同期另一部剧的“对打”之战落下了帷幕,《国色芳华》以豆瓣7.8的高分完胜只有5.9分的《白月梵星》。

而自从《国色芳华》开播以来就广受好评,不光剧情越看越上头,并且每一集都能发现新的看点。

这也是为什么昨天刚一开启超前点映,大家就都忍不住开通大结局,小编也是一样。

开了大结局之后,那更是一口气连冲了8集,一看一个不吱声,简直就是今年来,看过最“用心”的大结局。

就连央视看了这大结局中男女主的大婚仪式之后,都连连赞扬,更是专门剪了一段视频发文向大家科普。

忍不住夸赞:

“这部剧不仅让观众们了解到了唐代的社会风俗,更体现了剧组对历史的尊重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本以为看到这大结局,终于等到何惟芳与蒋长扬大婚了,可没成想越往后看越不对劲。

谁家电视剧大结局了,男女主还没有互通心意,而所谓大婚竟然只是权宜之计,并且女主还不是正妻,反而只是一个小妾。

不仅如此,看了这32集大结局,发现这部剧虽然结局了,但却留下了许多的悬念,实在是想来与大家分享。

看完之后更是意犹未尽,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见到这第二季了。

何惟芳蒋长扬“假婚”,刘畅断腿黑化

终于有一部这么尊重观众,也这么尊重主角的电视剧了。

在别的剧恨不得第一集以上就让男女主亲上,还没怎么着两人就爱的难舍难分了,观众们都不知道她们是怎么莫名其妙就爱上了。

反观这部《国色芳华》,是真正做到了慢工出细活,正所谓好饭不怕晚,真正的感情也定是经过沉淀之后才更加有味道。

从一开始,蒋长扬对于牡丹都是欣赏,在刘家出手帮助一是因为他想到了自己的母亲,而是因为牡丹本就聪明、果敢。

而来到长安之后,牡丹也都是凭借自己的养花之能、赚钱头脑立足的,虽说有男主的帮助,但也给予了丰厚的回报。

最重要的是牡丹还用自己的力量报了仇,让刘家彻底倒台,刘申北当众打板子,再也没有做官的机会。

牡丹更是从一个“贱籍”女子在这偌大的长安站稳了脚跟,在东西两市都开了店铺,还拿回了母亲当年留下的“芳园”。

期间男主的小厮提议,让蒋长扬把芳园买下来送给牡丹,可蒋长扬却觉得这是对牡丹的一种不尊重。

虽说蒋长扬在世人看来是天下第一贪官,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善良的君子,对牡丹也是非常的尊重。

而两人之所以能大婚,这也归功于县主与刘畅这对夫妻,县主傲慢不堪,本是想让马儿踩上牡丹,没成想聪明反被聪明误。

自己不光摔下了马,还被惊了的马儿狠狠踩了一脚,以后也不能再有孕了。

宁王见女儿受伤,定是要杀了牡丹出气的,而蒋长扬也借这个机会,才把牡丹给纳为了妾室,保下了她的性命。

但县主不能生育却成了不可逆转的商砼,虽然这个惩罚对女人来说非常狠,但县主这样草菅人命又何尝不是一种报应呢?

宁王为了安抚女儿,就想让刘畅入赘到王府,一直以来,刘畅都是一个故作清高、眼高于顶的人。

他怎么能受得了这样的屈辱,宁愿死也不lob.daplsq.cn愿意入赘宁王府,甚至还被宁王打断了一条腿。

就当刘畅“万念俱灰”之时,下人给他带来了好消息。

没错,刘畅在与牡丹和离之后才知自己错失良缘,竟然发现自己心心念念的牡丹竟然嫁给了蒋长扬当小妾。

瞬间yek.inywow.cn就来了动力,一下子就想通了,而也就是在这一刻,刘畅彻底的黑化了。

放下了所谓的脸面、清高,去讨好宁王、县主,只为了能节节高升,并且他回到刘家之后更是疯狂。

不再是当初的孝子,而是一个“疯子”,直接把当初宁王赏赐的狗给炖了,还给让他的父母吃。

简直是彻底疯狂了,但到了结尾却没有继续讲了,这jaj.iksyix.cn不符合他的人设。

原来是因为《国色芳华》还有第二季,大家一听到有第二季的消息全都坐不住了,恨不得马上就能看到这第二季。

毕竟当初杨紫的《长相思2》也是等了一年才等来,不光没有第一季的热度,就连口碑也被落了下来。

不过相较于上oyl.ikslyz.cn一部仙侠剧来说,《国色芳华》实在是太用心了,所以大家都等着第二季的到来。

毕竟牡丹与蒋长扬还没有真正的在一起,两人后续还有许多困难,并且还有其他角色没有讲完。

就比如当初救下牡丹的那个贵女,还有胜意的弟弟六eqd.ikscgv.cn郎也投奔了牡丹,并且对牡丹非常好,大家就在猜是不是和他姐姐一样也喜欢牡丹。

这样一想,这第二季留下的悬念也太多了:

宁王还没有倒台、刘畅还没有上位,而男女主还没有在一起,就等着这第二季了!

不得不说,在这两年像《国色芳华》这样优质的好剧真是越来越少了,不光剧情连贯,演员演技还好的出圈。

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一部好剧!

参考资料:央视网文娱官方账号于2025年1月22日发布“国色芳华大婚仪式好讲究”;

2月6日10时许,哪吒2票房破57亿,超越《战狼2》56.94亿票房,升至中国影史票房第二,目前距离超越《长津湖》57.75亿票房

今天哪吒2应该就会登顶tfb.myhhsp.com中国影史第一了,目前预测总票房也近百亿,未来十年可能很难会有其他题材的电影超越,唯二的变数就是,三年后的猴年,大圣系列,四年后的哪吒三,中国动漫的崛起fqh.8cifang.com可能是未来中国电影的发展趋势。

哪吒的票房这么高,有没有abr.wearesaw.com这几年咱这儿喂给观众的本就不咋地,结果到了春节又给喂了几坨儿大的,造成了观众逆反的因素?

当然,哪吒的质量摆在那儿,各种真路人就没有不夸的,影片的文化内xzp.yaribuzz.com核可以说与当下的环境相当应景,既有口碑优势,又有档期优势,票房不高才怪呢?

看到有人说,对真人电影造成冲击什么的。我就笑笑,质量好的真人电影一样有市场好吧,不行的才会各种借口挽尊,问题是,加了各种限定词吹爆后的路人口碑怎么挽啊?

又想起耳导那句:尊重观众,观众不应该被低估。今年春节档的票房好像应验了这一点,挺好。

哪吒2登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

《哪吒2》登上纽约时代广场大屏#

《哪吒2》总票房预测超87亿元#

图为《蛟龙行动》

最近电影市场的火爆形势吸引了很多观众的关注,作为一名电影爱好者,我也习惯到电影院去支持大制作电影,基本上都会选择观看一遍。近期上映的电影较多,其中一部热度较高的作品便是《蛟龙行动》。

该片由林超贤导演执导,导演的作品一向以高质量著称,像《红海行动》就是一部票房成绩相当突出的影片,因此对于《蛟龙行动》的质量,我抱有较高的期待。然而,影片的票房表现似乎未达到预期,目前票房仅有一亿多,与《哪吒》十几亿票房、《唐人街探案》系列以及《射雕英雄传》等大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图为林超贤导演

随着票房成绩的讨论逐渐升温,有部分网友提出不去观看《蛟龙行动》的原因。其一,王星事件对电影产生了影响。众所周知,王星事件让部分观众产生了对该片的不信任,这一事件让他受到中国诈骗分子的诱骗,最终被骗至泰国及缅甸交界地带。虽然这一事件对电影的影响不可忽视,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原因。

另一部分原因与电影的宣传策略有关。电影宣传时强调其台词“涉密”,并指出在拍摄过程中,剧本台词必须手写,且外国演员不能看到相关内容。此举虽然凸显了电影的特殊性,却也在观众中引发了疑虑。许多人因此产生了对影片内容的怀疑,认为既然涉及国家机密,是否应该继续在电影院上映。这一宣传策略或许在当时未能充分考虑到观众的心理反应,导致部分人产生了负面情绪。

图为电影封神

然而,有些营销账号和AI生成的文章,却将“不看《蛟龙行动》”的原因归咎于所谓的“1450”和“16亿”的影响。这种说法令人感到有些荒诞。每个观众手中的钱是他们自己的,去看什么电影,完全是个人的选择权。无论是选择观看《射雕英雄传》,《封神》,《红海行动》还是《唐探1900》,都应该是观众根据个人兴趣和偏好做出的自由选择。将这些选择与某些政治背景或外部势力挂钩,显然不符合实际。毕竟,电影市场的繁荣应当由观众的真实需求和兴趣决定,而非任何外部干扰。

所谓的“16亿”资金,实际上是指美国政府在拜登时期用于资助境外舆论宣传的资金,它涉及到全球范围,而不专门针对某一部电影。虽然我们应对这种资金的使用保持警惕,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会影响到中国电影市场的正常运作。

图为电影海报

对于电影市场的发展,作为观众,我们应支持国产电影,尤其是那些制作精良的影片。但电影本身的口碑和宣传策略仍然是决定其票房表现的关键因素。电影的好坏应该由观众通过实际的选择来决定,而不是通过外界的道德绑架来左右。

综上所述,尽管《蛟龙行动》在宣传上的确存在一些瑕疵,但其在制作上的优点依然值得观众支持。电影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观众的支持,同时也需要更为理性和客观的舆论环境。电影票房的成功,不仅是市场需求的体现,也为中国经济注入了积极的动力,我们应继续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推动中国电影更好地发展。

最后想请教您的是,您怎么看您选择春节去看什么电影呢?

作者:常有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号立场无关。

春节档电影竞争激烈,《蛟龙行动》却无人问津。这部电影从动作场景到人物塑造,从剧情反转到主线任务,都存在一系列问题,观影过程令人头昏脑涨、心慌眼花。下面就为大家深度拆解它的六大槽点,让你明白为何它在春节档最不被看好,帮你省下一张电影票。视频制作不易,希望大家多多点赞、收藏加关注。

槽点一:动作场面混乱不堪

许多观众期待《蛟龙行动》,甚至愿意买票,正如一些网友调侃,就冲着它是《红海行动》的续集,想尝尝是什么滋味。《红海行动》之所以让人看得血脉喷张、惊心动魄,是因为其动作场面设计环环相扣、逻辑严密。比如张译饰演的队长在安排每场战斗时,会让徐宏找到最优战术,让佟莉和石头用重型机枪掩护队友,让通信兵庄羽找到信号和联络点,让顾顺和李懂占领制高点等。每场战役都不是瞎指挥、乱拍摄,每个队员的战位都是精密设计与周密部署的。

反观《蛟龙行动》,先是在海上钻井平台安排一场不痛不痒的枪战对垒,接着于晟和桓暄在雨中拼杀,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完全没有上一部的紧张刺激。后半段蛟龙小队进入潜艇深入敌人老巢后,所有人在海水、电缆、枪支和尸体之间来回折腾。狭小的潜水舱让敌我双方交火变得凌乱,观众根本分不清谁是于晟、谁是杜江、谁是黄景瑜,因为队员们穿的衣服、扮的造型都差不多。而且潜水艇和核弹基地里面的布置也没什么特殊标志,不像《红海行动》,山上打狙击的能知道是顾顺和李懂,山下对抗的能知道是佟莉和石头,车里拆炸弹的能知道是徐宏。《蛟龙行动》则是一团乱,这边黄轩饰演的于晟在扔手雷,那边敌人的机器狗在丢炸弹,若不说是林超贤导演的,还以为是迈克尔·贝执导的《变形金刚》。

槽点二:反派设定故作高深

《蛟龙行动》里的反派被设定为一群恐怖分子,妄图在海底放置核弹,炸垮海底熔岩制造巨型海啸,摧毁东南沿海陆地,坏到了骨子里。然而,就在反派准备执行任务时,电影非要多此一举,让反派内部窝里横。简单说,就是反派中有一帮人良心发现想终止计划,另一帮人搞军事叛乱要重启计划,于是爆发了狗咬狗的冲突。这就好比《谍影重重》里的女间谍良心发现想帮杰森·伯恩,《哈利·波特》里的斯内普教授最终站在正义一方,但不同的是,那些电影是在塑造角色形象、探讨人性复杂,而《蛟龙行动》里的反派纯属窝里横,除了那位唯恐天下不乱的坏种将军,没有能让人记住的反派角色。故意设计反派内讧,显得多此一举,让原本就脸盲的观众更加痛苦。

槽点三:张涵予指挥频频失误

电影中最让人心堵的一段,是张涵予饰演的核潜艇艇长,为了拯救敌友不明的敌人,让整个潜艇队吃了大亏。敌人窝里反发出求救信号,张涵予不假思索出于人道主义,派出蛟龙小队前往救援。结果呢?蛟龙小队差点损失一半,敌方鱼雷重创我方核潜艇,潜艇里队员死伤惨重,昂贵装备也损毁严重。闹出这么大动静,惹出这么大麻烦,最后摆平的竟然还是李晨。全艇的人都等着张涵予安抚、重振士气,他却吹起口琴感怀起来。虽然后面剧情看似在圆这个槽点,称正是张涵予让蛟龙小队救人,被救的好反派说出了坏反派的惊天阴谋,但张涵予做这个冒险决定时,只是出于人道主义,并非像诸葛亮借东风提前算好。看到电影结尾会说他好心办好事,可在电影中间,只会觉得他的慈悲心差点毁了一艘核潜艇。

槽点四:经费滥用,本末倒置

《蛟龙行动》制作经费据说高达10亿,是春节档6部电影里成本最贵的。光是那艘核潜艇,制作团队就1:1打造,相当豪横。但问题是,豪横归豪横,拍摄时能不能把钱用在刀刃上?不能因为造了艘潜水艇,就毫无节制地把镜头对准里面的细节。这部电影长达146分钟,比常规两小时电影多出20多分钟,而这些时长基本都是没有叙事作用、只为显摆阵仗的全景式镜头,让原本就稀碎的剧情更撑不起来。观影时很多观众看到后面都在玩手机,一部分原因就是镜头太费劲儿,不是潜水艇里PPT式的画面,就是满屏轰炸桥段,看得人心神不宁。

槽点五:桓暄和于晟相爱相杀太牵强

反派团伙里搞窝里斗,还能解读为制片方想让故事充满高级感,多绕几个弯显得逼格满满。可我方阵营里,桓暄和于晟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大致情况是,桓暄的父亲曾在一场行动中误杀战友,满心愧疚收养了战友遗孤于晟。于晟长大后发现养父是杀父仇人,便与哥哥桓暄结下梁子。电影里两人从一开始针锋相对,到战斗中相互照应,再到彼此谅解,构成一条相爱相杀的人物关系弧线。能理解导演这么拍是想丰富人物光谱,不至于只诠释动作戏显得干瘪,但这条线索和《红海行动》里佟莉和石头的感情线相比,简直是强行煽情,十分割裂,就像游离在故事之外,让人满脸问号。

槽点六:潜艇对垒精彩却太少

说了这么多槽点,《蛟龙行动》真的一塌糊涂吗?并非如此。导演林超贤既然能拍出《红海行动》这样高水平的电影,就绝非庸才。这部片子最让人看得爽的地方,就是潜艇对战。虽然之前也有《从海底出击》《猎杀U-571》这些有关潜艇对战的影片,但林超贤确实拍出了现代核潜艇对战的紧张感、压迫感和新颖感。王俊凯通过声纳判断敌方位置,潜艇之间鱼雷的来回过招、反鱼雷鱼雷的你来我往,都拍得相当刺激。可槽点在于,有关这部分的桥段太少太零散,全片可能只有十分之一的篇幅展现这些精华,其他大量桥段就像前面吐槽的,靠窝里横搞反转,总拿相爱相杀做文章,本末倒置,这也是《蛟龙行动》与《红海行动》最大的区别。知道了这么多槽点,你还愿意走进电影院为情怀消费吗?